普   及   跑   步   健   步   知   识   ,   预   防   跑   步   健   步   伤   害   ,   增   加     跑   步   健   步   乐   趣   ,   提   高   国   民   身   体   素   质

跑步圣经(跑圣)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美女照我去战斗减肥运动入门伤痛预防必读跑圣(跑步圣经)服务器托管募捐跑步入门必读跑步圣经网简介和网站守则
查看: 2358|回复: 0

“高铁”改变中国经济地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铁”建设正在贯通中国经济的“血脉”,进而改变中国传统区域经济的格局。
《商业价值》杂志 赵鑫|文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交通基础设施的供应水平和能力必须适度超前,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资料分析,当人均GDP从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时,居民主要消费结构就会发生较大变化,用于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的平均比重将稳步上升,从8%~9%上升到11%~12%。中国现有总人口已超过13亿,预测到2020年将上升到15亿人,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45%提高到60%。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率的提高及交通消费支出比重的上升,将导致全社会客运需求迅速增长。

    目前,我国铁路发展已表现出相对经济发展的落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巨大,部分区域 “臃肿”的同时还存在局部“贫血”的现象,将各地区经济贯通的要求迫在眉睫。因此去年11月,国务院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1.8万亿元将用于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全国掀起了一轮“高速铁路”的热潮。

    “高铁”的作用并非在于我们外出少坐几个小时的车那么简单,它的主要意义在于让中国经济血脉“流动起来”。

    同城效应拉动区域经济

    “四纵”、“四横”高铁线路把中国的东部、中部和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纳入规划,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个城市群的轨道交通网。以北京为例,到2012年将会形成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城市圈。

    从北京乘坐高铁出发,1小时可达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张家口、承德等地;2小时可到济南、郑州、太原、沈阳一带;3小时可达青岛、南京、合肥、包头、长春、大连一带;4小时可达杭州、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地。

    这种越来越强的同城效应,必将拉动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当然,也会影响原有的区域经济既定格局。

    南北经济带黄金走廊

    通过“四纵”的高铁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北工业区几大我国支柱经济区域的走廊打通,形成南北经济带走廊。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它所经过的4省3市人口占全国的26.27%,沿线分布着全国4大直辖市中的3个,省会城市2个,共有11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构成了一条经济实力雄厚,辐射能力极强的经济轴线。人均GDP是全国平均的1.8倍,其中,北京、天津、济南、南京、常州、镇江、无锡、苏州、上海等市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

    据相关部门初步研究预测,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可使沿线地区GDP已增长率提高19%~21%左右。一条中国最有活力的黄金经济走廊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东西部经济大贯通

    目前,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是东中西部差异明显,而东中西内部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四横”高铁将我国人均GDP较低的西北、华中、华北和西南地区同人均GDP较高的华东地区贯通起来,将落后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带动西部发展,对应全国的资源流通也有重要意义。

    这也将让整个中国市场最广阔的“塔基”部分──相对落后地区的四五级城镇市场在未来几年开始显现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f5cca0100gdqu.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我们欢乐和痛苦的源泉都是我们的身心!与其求于外物,不如内求于已。
远山、绿水、清风于跑步时透于己身,焉不是世间极乐!
匀呼吸,振意志,松筋骨,用腰力,“以跑入道”不远矣。


扫一扫关注跑圣公众号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跑步圣经(跑圣) ( 粤ICP备2021066816号联系QQ:31007776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263号

GMT+8, 2024-5-4 20:43 , Processed in 0.1678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