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   及   跑   步   健   步   知   识   ,   预   防   跑   步   健   步   伤   害   ,   增   加     跑   步   健   步   乐   趣   ,   提   高   国   民   身   体   素   质

跑步圣经(跑圣)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美女照我去战斗减肥运动入门伤痛预防必读跑圣(跑步圣经)服务器托管募捐跑步入门必读跑步圣经网简介和网站守则
查看: 6803|回复: 1

代wxmang发帖【读《易经》心得】益卦:放水养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3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益卦:放水养鱼
一、原文简介(主要参考黄寿祺《周易译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震雷 上巽风 - 风雷益卦)

益,利有攸往,利渉大川。

大意:益卦,是讲损上益下的道理。明智的君王,都知道适当的放水养鱼,损上以惠益天下,借此凝聚民心,通过益下而益己。益卦的卦象是下卦是震,是雷,上卦是巽,是风,是雷动风行,无所阻碍之象。所以损上益下之道,意味着无所困难,无所障碍,往必有利,利于做成大事,跋涉大川。

传统解释:

《序卦传》说: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益卦是损卦的综卦,也即损卦旋转180度就是益卦,损卦是损下益上,益卦是损损上益下,意思相反。

按照卦变的原则,益卦可以看作是由否卦(上卦乾下卦坤)演变来的,益卦是否卦的上卦乾卦损阳爻增益下卦坤卦,使否卦的九四与初六互换位置,变为六四与初九,就形成益卦。

《易经》体系的所谓损,一般就是损阳刚,即由阳爻变阴爻,损卦是损下卦的阳爻九三变成六三,益是指阴受益,即由阴爻变阳爻,损卦是上卦上六便上九。益卦是损上卦之阳爻增益下卦。所以尽管损益二卦都是上下卦互换一个爻位,但两者是有实质性区别的。损卦损下益上,是减损在下的老百姓的财富来增益在上的统治者,而益卦的损上益下则是在下位的老百姓得到益处。

损下益上看起来是老百姓的财富被搜刮到上边统治者那里去了,但是实际上统治者也受损,因为民为邦本,老百姓受损无异于统治者的根基也受损;损上益下的情况正相反,看起来是损上,上面利益受损,但由于益下则本固,本固则枝荣,所以实际上是上下都有益。

由于损上益下可以凝聚民心,所以可以济险救难,所以益卦是上行惠下之道,利益万物,是建功立业的有利时机,所以卦辞说“利有攸往,利涉大川”,鼓励人们奋通前往,济大难、图大业、干大事。

黄寿祺先生说:损上益下之道,犹如取墙上多余之土石,增益墙下之基础,则墙基坚实,墙体安固。范仲淹曰:损上则益下,益下则固其本。是也。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渉大川,木道乃行。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大意:《彖传》说:益卦源于否卦,是损上卦乾的初阳,以益下卦坤的初阴,使否卦的初爻由阴变阳,四爻由阳变阴,所以有损上益下之象。能损上而益下,就是居上位者施惠于百姓,自然民众欣悦无比,所以损上惠下之道,必广受推崇。

“利有攸往”是指九五爻刚中居正,并与六二正应,是以中正之德,而能施惠帮助于下,所以有庆,所以能够做事而无不利。

“利渉大川”是指行损上益下之道,就像乘舟船而行,能渉大河困难难如常,处变不惊,征途通畅。

益卦下卦震是奋动、上卦巽是顺入,是奋勇上进,凡事无不可为,而且循序渐进,日有进益,且远无止境之象。

损上益下之道,就像天施惠阳光于大地,则大地万物生长而欣欣向荣,其所受益者,遍及万方。

但是损上益下之道,不可滥施泛益,必须适时而行。(木道,就是舟船,所以能涉大川而不溺)

传统解释:

益卦是损上益下,损在上之刚,益在下之柔。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看,就是统治者自损以补益在下的平民百姓,人民得到益处自然是喜悦无限,欢欣鼓舞,所以《彖传》说“损上益下,民说无疆”。

因为一般情况下,“上约己而裕于人,人必悦而奉上,岂不谓之益乎?上蔑人而肆诸己,人必怨而畔上,岂不谓之损乎?”人民得到益处,统治者自身也会得到益处。民贫,国家的统治就不稳固;民富,国家才能免除忧虑。所以高明的统治者善于使用损上益下之道,从上方施利于下,其统治才能光明昌盛,也就是传说的放水养鱼。所以彖传》说“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而“中正有庆”是说是就六二与九五这两爻都是中正得位的,所以大吉。益卦与损卦都是六爻皆应,但损卦的九二与六五是虽然居中却不得正(二位是阴爻,五位是阳爻才为得正),益卦则与损卦正好相反,九二与六五变为六二与九五,既居中处尊位又得正,以中正之德益天下,天下享受其补益.必有福庆。此时有所前往必然有利,即使是涉险历难渡越大河大川也是无所不利。

“木道”就是舟道,乘舟而行可以涉川。因为震卦和巽卦在尚秉和先生的《易经》系统中也都有木的象,而益卦二、三、四三爻都是阴爻,阴为虚,所以是乘木中虚之象,而木头中间空就是舟楫所以木道就是乘船渡水,所以说“利涉大川木道乃化”,所以说明以益涉难,征途畅通。所谓“木道”的“道”其实质就是“自上下下,其道大光”的“道”,也就是损上益下的益道。

“益动而巽”是指上卦震为动,比喻振作有为,下卦巽为顺入,比喻逐渐深入,又指顺乎事理。是有作为而又逐渐深入,顺乎事理之象,其增益必然能日进一日,功业也必然日益发展,无可限量。

“天施地生”是指上卦四位的阳爻增益到下卦的初位,象征天施阳气于地;下卦的阴爻往上居于四位,象征地化生万物而上长。如此阴阳互动,天施地生,显示出增益在大自然中的作用无所不在,所以《彖传》说“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益与损实际上是对立统一的,减损与增益,盈满与虚亏都是相机而行的,所以损益上要依时而定,损上益下或损上益下的要害都在度与时,在自然界,春不至不生,夏不至不长,在人类社会,损上益下也讲究岁不歉不与,时无灾不赈。损上益下是为了救济下不足,下满而益之, 是害之道。所以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大意:《象传》说:益卦下卦是震,是雷,上卦是巽,是风,雷动以振奋人心,风散以荡涤人心,雷动风散,交相助益,象征增益之意。

君子观察益卦雷动以振奋人心,风散以荡涤人心,风雷相益之象,感悟到能够通过迁善改过,就能增修己德(迁,就,往)。

传统解释:

《彖传》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个角度谈增益,那么《象传〉则是从个人修养这个角度来谈增益。

益卦上卦巽为风之象,下卦震为雷之象,所以益卦是风烈则雷迅, 雷激则风怒,二者互相增益其势,所以说风雷相助象征增益。

从象来看,雷动是阳气迸发,所以象征人心奋发,勇于行善,所以有迁善之义。风扬是阴气消散,所以象征人心荡涤,消其恶念,所以有改过之义。而儒家认为:善是天理,是人性所固有,所以日益向善而日益修养;过是人欲,是人性所本无,所以日改则日无,益于修养。

君子从风雷相益之象中感悟到个人在道德修养上也要有所增益,做到“见善则迁, 有过则改”。见善则迁,就能有天下之善;有过则改,就能使己无过。所以改过向善是互相增益的。

黄寿祺先生说:大象传阐明益卦迁善改过之理,重在自益美善;而阐明损卦惩忿窒欲之理,则重在自损不善。二者论理不同,而着重于俢身之道则一也。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大意:初九阳刚居益卦之始,位卑力弱,但是上应六四,因居民位,所以利于做大益于天下的事情(也有解释是垦地耕植之事,因为古代益之大者,莫大于百姓垦地耕植),所以至为吉祥,而无咎害。(大作,大有作为。民之大作在于垦地耕植。程颐解释是:作大益天下之事)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大意:《象传》说:初九勤于有益天下之事,能够至为吉祥而无咎害,是因为居上位的大人不增加下民其他劳务,不找麻烦。(也有解释不厚事是不厚劳于下民,不夺其耕种之时,不增加下民其他劳务,使能专事耕种)

传统解释:

益卦是否卦损四益初形成的,所以初九是全卦之主,为处下获益之象,是“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之爻,他的发展是无限量的,所以说利于大有作为。

初九本来位卑处下,是难以胜任大事的,但由于受益于上卦的阳刚之德,知恩图报,想做一番大事业,同时又上应六四, 有六四辅助,所以爻辞才说“利用为大作”。但由于初九地位低下,做大事如不能获大功,就要受到非议,只有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得元吉,才能无咎,所以有人解释说:夫居下非厚事之地,在卑非任重之处,大作非小功所济,故元吉乃得无咎”。所以《象传》说“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是解释为什么元吉才得无咎的。

“下不厚事也”是说初九本来力薄位卑,处在下位,不能胜任大事,现在得阳刚之益,获益而图报,要“为大作”。

对爻辞的另外一种解释是:因为初九是小老百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耕稼是益人之本,老百姓的当务之急就是种地,天下最大的大利就是种地。六四大臣相应帮助,鼓励农民种地,不要用劳役来干扰农时,则百姓受益,国家也受益。所以说“利用”。这样就形成上损己以应下,下殚力以事上,交相为益。这是因为周的先祖世勤耕稼,益以兴利,才能富国强兵,所以才有这种劝农的经验总结:“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而且处于下卦震之初位,又阳刚得位,所以阳刚上进,而且上有六四大臣损上益下的相应帮助于己,所以其才足以益物,所以能够反过来辅助六四,作大益天下之事,以行其志。而且所为必须是大善的大事才能得吉利,才能无咎,做点小善小事都不行。儒家认为“大作”,也就是大的善事是:天人合一之事,也即事有天时而无人功,或有人功而无天时,则所作皆不能称大。大作就是在上者因势利导而善之,在下奉公益上而不自厚其私。

所以初九的爻辞和《象传》是互补的,一方面强调获益当图报,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广益他人,然后才能自受其益。在上者损上益下,在下者则百倍图报。这实际就是统治者收买人心的原则,也是治国的基本技巧:只有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获益,人们才会真心拥护你,并心甘情愿,诚心诚意为你奉献。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大意:六二阴柔得位得中,有柔中之德,又获应于九五之君相助,在上面行使损上益下之道时,受命荣任要职,就像受赐以价值昂贵之大宝龟,而未能推却辞谢。就像获上天的佑助,益不召而至。但是六二由于柔顺,但力弱,所以要长守贞正之德,不急不躁,不偏不倚,尽心国事,则可获吉祥。而君王九五则在这个时候,最适宜祭享于天帝,为民祈福,能获吉祥。(享于帝,祭天祈福,天子之事。帝,天)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大意:《象传》说:六二因其虚中处下,与九五正应,所以受九五赐以价值昂贵之大宝龟,益是意外而来,无心而获。(自外来,无心而受益)

传统解释:

损卦的六五爻也说“或益之十朋之龟”。益卦与损卦正相反,所以损卦的六五倒过来就是益卦的六二。由于两爻都得中虚中(得中指处上卦或下卦的中位,虚中指阴爻,阴爻是虚而不实),有道德中正且虚怀若谷之象,能得到天下人的助益,所以爻辞都是“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

因为常识是满则不受,虚则来物。六二柔顺中正,有虚中之象,以此求益,是能顺从天下,谦恭自抑,所以大家都会帮助而益之。(损卦的六五是上九益之的,益卦的六二与九五相应,得九五的余刚,所以损卦六五的《象传》说是“自上佑也”,益卦六二的《象传》说是“自外来也”,都强调这种增益是不招而至的)。

所以两爻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损卦的六五柔居阳位,刚柔得中;而益卦的六二,爻、位皆阴,本质阴柔,刚德不足,有动摇妥协或摇摆之象,所以损卦六五的爻辞是“元吉”,而益卦六二的爻辞是告戒要“永贞”才“吉”,即受益必须永远走正道才能得吉。具体做法就是爻辞所说的“王用享于帝”。也即六二虽然中正虚中,得到天下人的帮助,甚至有人赠送他大宝龟(这里一般指天下英才),但六二不能将增益之物据为己有,而是将之奉献给于九五君王,九五君王用之作为天帝的祭享,祈福天下吉祥。这与初九获益图报,欲“为大作”有共同之处。

而这里九五是明君,所以损己益六二,而获六二忠诚回报,所以“元吉”,六二是忠臣,能够永远坚守正道,诚心诚意辅助九五,所以“永贞吉”。“享帝”是九五君王祭祀之事,不是六二的职责,所以须“王用”,这样天帝就会降福于天下。所以六二不但受益于人九五,也受益于天。

黄寿祺先生说:损益互综,益卦六二、损卦六五,其卦辞皆言“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文字相同而寓意有别。损六五君位,居上而受下之益,故其占为“元吉”。益六二臣位,居下而受上之益,故其占为“永贞吉”。(旋转180度就是综卦)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大意:六三阴居阳位,不得位,不得中,居位不正,又处多凶之位(《易经》系统认为三位凶,四位疑,也即三位象征一线执行的大臣,做事越多,越容易犯错获罪;四位是靠近君王的内阁大臣,靠权力太近,容易引起君王猜疑),在君王要行使损上益下之道时,必须全力投身于平险救凶之事,以广益于人,能善处其时,则可获无咎。而平险救凶时要心存诚信,依中道而行,不急不躁,不偏不倚,并将凶险之事,实事求是诚敬不茍的秉告君王,以求救济。(用凶事,即平险救凶之事。凶事,指丧葬、饥荒、兵革、水旱灾等事。中行,持中道而行。告公,晋见九五君王。用圭,卿大夫于祭祀、朝觐时,手持玉器,以示郑重其事,并用以申其诚信。圭,玉器)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大意:《象传》说:六三理所当然必须竭尽全力把君王损上益下的益处给老百姓,全力以赴尽心于平险救凶之事,这是固有的职责。

传统解释:

六三不中不正,是多凶之象(凶事如丧葬、饥荒、兵革),六三从爻位看,处于下卦之上,相当于郡守县令之类的官员。在荒歉之年或其他凶险之事来临时,他必须竭尽全力赈济灾民,奋不顾身,把君王的损上益下好处普济老百姓,体现君王的损上益下之道,尽职尽责,这样就必无咎害,而做这些拯灾救患的本职工作时,要心怀有诚信,必须有爱民的诚意,也要实事求是,才能有信于上,并持守中道,慎于行事,这样才能惠泽百姓而无弊端。即爻辞告诫说“有孚中行”,万不可借机中饱私囊。因为六三阴柔失位,也不居中,不中不正,有贪污腐败,徇私舞弊风险。

“告公用圭”是指有丧葬则告讣于君王,有饥荒则告灾于君王王,有兵革则告变于君王王,损上益下之事不可专行,必须向上级实事求是请示报告,获得批准方可进行救助。所以六三要手持玉圭向王公报告,而用圭是表示郑重其事,实事求是,以便取得君王信任。

官员执行君王的损上益下政策救济凶事,是其本职固有工作。所以说“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大意:六四柔顺得正,上承九五阳刚君王,有依附君王以施惠下民之象。当君王行使损上益下之道时,能依中道而行,不急不躁,不偏不倚,实事求是。晋见君王,为民谋求福利,而君王无不听从。君王亦依六四之议,而迁其国都,以恵庶民。(依迁国,古代君王经常有据老百姓利益而迁国都的情况,如盘庚迁殷)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大意:《象传》说:六四因为深知九五君王有损上益下之志,所以晋见君王,为民谋求福利,而君王无不听从。

传统解释:

六四爻辞所说的迁徙其国都而避害就利,带领人民到庶富之地去耕耘收获,重建家园。而古代的确常有迁徙国都之事,《尚书盘庚〉就载有“迁殷”的史实。这是典型的损上益下之举。


六四处上卦巽之始,阴柔当位,是柔顺大臣之象,在上相应于下面初九老百姓,上传下达,是损上益下的关键点。六四虽然主张益下,但他不在君位,迁国大事须请示君王,所以爻辞说“告公”。

但是六四处不得中位,而所应初九又不中,是不足于中,有偏激之象。但是六四阴柔得位,是柔顺之象,有柔顺之德,而君王九五刚中,所以六四能卑不穷下,高不处亢,适可而止,行中行之道,能实事求是,持中求正,大公无私为初九老百姓谋求利益,能够把上下的关系理顺,使上下都能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争取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君王当然会信任,会听从,所以建议的迁都趋利避害建议,当然会听从。爻辞“利用为依迁国”,正是依附顺从君王实施迁国,无往不利之意。

这里说六四有“中行”之德,是告诫他必须持中守正,不急不躁,不偏不倚。其实益卦的六三六四都不得中,所以都以要他们中行为戒。

其实“事君者不患上之不从,患其志之不诚”,但是益卦的九五君王之志在损上益下,六四得正,也有益下的志向,而且柔顺,所以恰好能沟通上下,所以吉祥顺利。

黄寿祺先生说:六四而能言中行者,其释义有二:一、以三爻、四爻居一重卦之中,故言其有“中行”之德。二、一般谓三爻、四爻均居位不中,易旨恐其失德,乃特申诫勉其趋向中和,行中行之正道。于此当取诫勉之义为佳。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大意:九五,阳刚得位得中,有阳刚中正之德,尊居君位,下应的六二也中正不偏,就像心怀诚信的君王,有忠心耿耿的大臣相助,以损上益下、施惠天下为念,所以毫无疑问必获“元吉”。而其行惠天下,老百姓广受其益,所以老百姓也以诚信相报,而感惠九五,上下交惠,心志相通,大得民心。(惠心,施惠天下之心。勿问,不必多问、毫无疑问。惠我德,天下人感惠我的恩德。我,指九五)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大意:《象传》说:九五因为阳刚中正,所以必然心怀诚信,以损上益下、施惠天下为念,必然至善大吉,不问可知。而老百姓广受其益,也必然以诚信相报,而感惠九五。所以九五就能实现其损上益下的心志。

传统解释:

九五得位得中,以阳刚中正之德居君位,下应六二,有忠诚六二相助,而且九五阳实在中,是有孚之象。就像怀有诚信惠下之心,即爻辞所言“有孚惠心”,天下人民受其恩惠,当然是不待问而必有吉祥,所以爻辞说“匆问元吉”。

九五以至诚减益自己以益于天下,天之人当然会真心诚意爱戴,并心甘情愿的回报其恩德。爻辞“有孚惠我德”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就形成九五君王以心布惠,老百姓以惠印心,君王益于天下,天下人无不至诚爱戴的良好循环,不言而喻是社会和谐,上下一心的吉祥状态。至于前边说惠心,后边说惠德,是因为这心与徳是一回事。从九五角度来看,惠益下民是自己的心愿;在百姓看来,这就是赐于他们的恩徳。九五有至诚惠民之心,作为反馈,民则全诚回报九五之德,所以“惠我德”的“惠”与“有孚惠心”的“惠”不同,后者是施惠,前者是感惠,有回报的意思。

至于《象传》说“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是因为损、益两卦的第五爻都有元吉说法,损卦的六五是受下之益,益卦的九五是自损以益下,而益下就是益自己,所以《象传》认为九五元吉无疑,不必有所疑问。

至于《象传》说“惠我德,大得志也”也是类似原理,也就是民众回报我的恩德,说明九五完全实现自己损上益下,最终益己的目标,所以《象传》说“大得志也”,描绘出了九五踌躇满志的神态。九五才是个高明的统治者,管理者:做到了让老百姓心甘情愿,诚心诚意向自己奉献,拥护自己。

所以儒家说:为益之大,莫大于信,为惠之大,莫大于心,因民之所利而利焉,惠而不费,惠心者也。信而惠心,尽物之愿,故不待问而元吉。

黄寿祺先生说:损益两卦之第五爻均称“元吉”。但前者是下之所益而施益于下,而后者则一心自损以益下,两者立义角度不同。由此可看出两卦在义理上的相对性与互补性。故郑维岳曰:“损之六五,受下之益者也;益之九五,益下者也。损之六五受益而获元吉,益之九五但知民之当益而已,勿问元吉也”。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大意:上九处益卦之极,阳刚亢盛,物极必反,贪求过盈,不愿意损上益下,而是变损上益下而为损下益上,所以老百姓因为无所获益而不予认同,或有群起而攻的情况。且其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不能专一,且贪得无餍,所以必然有凶灾。(立心勿恒,居心无常,不能永恒于一)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大意:《象传》说:上九因为行为与损上益下之道相反,贪得无餍,求益不已,而不为他人所认同,使万民无所获益,所以或有群起而攻之情况发生,有意外的凶险。(偏辞,偏激之辞,以其违反常道,不得他人所认同)

传统解释:

上九与九五的情况大相径庭,不但天下无人来追随相助,反向群起攻之。关键在于上九居益卦极位,物极必反,已经不是损上益下之人,而是倒行逆施,损下益上,贪得无厌。再加上“立心勿恒”,即益下之心不能恒久,反而要求损下益上。益卦讲究损上益下,益下才能自益,所以陷人凶险的境地,“莫益之,或击之”。

“立心勿恒,凶”的另外一种解释是:告诫政治家不可钻到钱眼里,把利益看得太重,是大凶之道。

“或击之,自外来也”,与六二的“自外来也”相仿佛,只是六二不招自来的是益者,上九不招自来的是损者,是来攻击他的。

上九的爻辞从政治角度来看,就是统治者如对人民取而不与,只有无休止的榨取,侵夺和剥削,老百姓会起而反抗。

作为统治者上九是一个贪得无厌、目光短浅的昏君。在告诫统治
者。

黄寿祺先生说:损上九,本于损己益人之心,终能获益于人,以至得臣无家。益上九,抱有损人益己之念,反受损于人,以至被击而罹凶。此阐明“自损必益,自益必损”之道理。

小结:益卦全卦就是围绕统治者怎样益民及民怎样受益来阐发大义的。卦辞首先指出在上者能损上益下则无往而不利,接着六爻从正面和反面阐述,利民,益民的深刻意义,表明自损必益,自益必损的道理。

损益两卦反覆相循,损极必益,益极必损。所以一般都是把损卦与益卦互相参考来看的,因为损、益两卦的立意是相通互补的。损下以益上,上者受益当施惠于下;损上以益下,下者受益当回报于上。损与益又是相互转化的,不当损而损之,不当益而益之,就会适得其反,凶险必至。孔子读《易经》至损、益两卦时,曾发出这样的慨叹:“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

此外,与损卦一样,益卦也应放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来分析。凡施惠于人者终将获人之益,凡损于人者终将自损的人际关系规律,对于提髙修养,净化心灵,正确健康地处理人际关系是大有益处的;益卦所揭示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利弊、祸福交互变化的客观规律,对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正确对待人生的成功与挫折也是大有益处的。

初九爻阳刚居初位,虽然违背力弱但是刚健上进,得六四相助,必然知恩图报,所以六四损上益下,则能够获得益己之效;九五阳刚中正而居尊位,六二也中正柔顺得位相应,刚柔互济,是以中正之道益天下,天下受其福庆,所以无所不吉;六三不中不正,艰险危难时,必须持中求正,才能“利涉大川”;上九则过犹不及,一味损下益上,必然身败国灭。

我们还是需要牢记2000多年前《尚书》说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意思就是:老大都是孤家寡人,只能靠诚信和公正凝聚弟兄们。老百姓都是白眼狼,只能靠利益忽悠笼络他们)

孔子也说:“聚敛而附益之,鸣鼓而攻之可也”,“倍地而不行仁,是动天下之兵也”。(意思是:孔夫子教导我们:贫富悬殊就拿起刀枪抢他娘的)





二、牵强附会--从长计议而不竭泽而渔

不竭泽而渔的最好例子应该是亨利·福特的薪酬制度改革。

被称为“汽车界的哥白尼”的亨利·福特1863年出生,一生干了三件事:第一件是生产了最便宜的T型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909年福特汽车的价格是950美元,10年之后是300美元);第二件是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模式,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福特T型车产量高达1500万辆);第三件是率先实施每日工作8小时(当时日工作时间普遍为10或12小时),每日工资5美元(当时美国一般的技术工人平均工资是2.5美元)。在汽车价格940美元时,福特工人可以用半年的工资买一辆车,而价格到了300美元时,只要两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了。福特的这一决定造就了一大批美国中产阶级,而且改变了美国工人生活方式,增加工资不仅提高了工人的购买力而且也使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这其中,发明流水线最为关键。流水线流水作业法使批量生长成为可能。极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制成品在流水线上变成了标准化商品,被大量生产出来,规模经济效应出现,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流在不增加用工量、不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下,使得工作效率有了质的飞跃,从而在确保市场需要的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生产成本。成本大幅下降,产品价格也就有了大幅下降的可能,原来买不起汽车的人成为新的消费群体,市场被创造出来了。而且流水线的投入解放了福特汽车员工的劳动力,从而为福特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打下了基础。也使廉价成为可能。福特说:“轿车价格每降低1美元,我就可以新增1000个购买者”。(基于流水线生产模式,福特建立了一种简单品种、超大规模生产、低价销售网络的企业运营模式,流水线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以活塞杆组装为例,按照老式的方法,28个人每天装配175只,每只3分5秒;,而流水线作业后,7个人就能每天装配2600只。这种高效率生产就是福特成功的根本原因,使汽车成功进入大众消费品市场。例如T型车最初售价850美元。随着设计和生产地不断改进,最终降到了26O美元。第一年,T型车的产量达到10660辆,创下了汽车行业的纪录。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运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 直至1927年夏天T型车成为历史,共售出1500多万辆)

由于有了廉价的产品,使得更多的人买得起车,为汽车的普及扫清了障碍,把市场给作大了,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商机。虽然单件商品的利润额下降了,但由于销量的迅猛增加,可以弥补损失,利润就增加了,就能为员工提供高工资和高福利。

良好的工作环境,高于同行的工资待遇,就能留住对工作轻车熟路的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大幅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责任心,效率就提升了。例如1913--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再次实现了翻番,可是在此期间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从14336人减少到了12880人。

所以单纯从影响来看,福特最主要的贡献除了流水线生产模式,就是他理解并创立的老板与雇员的相互相存关系。

福特在《我的生活与工作》一书中写道:“因为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靠工资生活的,他们生活的提高--即他们的工资增长率--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繁荣”。亨利·福特希望企业领导者能够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作为领导者,雇主的目标应该是比同行业的任何一家企业都能给工人更高的工资”。好的企业不仅要股东回报高、税收多,职工工资也要比其它企业高。

福特首先确定雇员每天工作八小时(当时一般企业工作时间是10小时到12小时),1913年时每天的薪金是5美元(对当时来说相当可观,因为当时一般的技术工人,每小时工资是2.5美元)。1918年被提高到每天6美元。对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前所未闻的。福特的举动引来广泛的批评,许多工厂主甚至福特汽车的股东批评亨利·福特,说他是为了赚钱在宣传自己,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商业的天条:少发工资才能多给资本和国家带来利润。

而亨利·福特不为所动。他认为这种“天条”或积习是应该改变的,企业的发展只有立基于增进工人福利,才能够创造未来,低工资高工作量的企业注定是短命的。

当有人问福特:一个清洁工如何可以拿到那么高的工资?福特的回答是:“ 较高收入可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收集地板上的小工具和小零件,这样清洁工每天可以为我们所节省的远超过 5美元。员工对工作投入的热情,绝对不可能通过强迫或压榨得到,而必须通过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切实好处,唤醒他们的合伙人意识。”所以福特认为劳资双方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协作、双赢的关系。增加生产的真正潜力在于员工有责任感的工作,这种责任感不仅能极大地提高了产量,而且能稳定质量。

亨利·福特认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靠工资过活,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这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作为领导者的雇主,应该具备的野心和自尊心是,付给工人的报酬应该比其他同行业的雇主还要多。如此就会培养起工人的归属感,他们会把自己当作工厂的一部分,他们自己和公司发展都靠他们努力工作。这样,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形成。而且企业提高员工收入是使国家繁荣的基础。因为每个人首先是个消费者,然后才是生产者。每个企业员工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他也必然面临生活带来的经济压力。当员工的收入难以维持其生计的时候,就不会把精力集中于工作中,效率就会下降。而且当工薪族的购买力下降的时候,企业将会因为东西卖不出去而蒙受损失,甚至破产,继而引发裁员,导致整体社会购买力进一步下降,整个社会必将面临经济大萧条。所以企业领导者努力维持员工的购买力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是他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甚至国会为此开了听证会,以检验亨利·福特此举究竟是一种欺骗性做秀还是一种商业行为。亨利·福特作证时坦然地说,我造的汽车现在美国人还买不起,提高美国人的收入总要有一个开始,总要有人突破,其他人必定会跟上来。把企业增长的红利多分给员工,我心底坦荡。

除了高工资,福特还有福利。享有福利的条件是:负担家庭生活的已婚男人,以及“生活节俭”的单身男人和抚养亲戚的妇女。高工资结合福利有助使工人对工厂有深厚的感情,这些制度留住了那些最好的技工,提高了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所以当时福特工人积极性高涨,提高效率、增产节约的创造性办法层出不穷。据统计,1920年一年福特公司在流程优化上节约的收益超过四千万美元,从清扫的垃圾中一年可以获取60万美元;采用一种特殊螺丝一年可节省50万美元……。

此外福特还奖励雇员的发明创造,让他们分享他们的发明带来的赢利。

8小时5美元的工资改变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日工作时间从当时普遍的10或12小时减少到8小时,工厂从双班变成了三班。而且,病假和改善了的工伤医疗得以制度化。福特汽车公司是最早建立技术学校来培训专门技工和为移民开设英语学校的工厂之一,建立的职业学校为数以万计的贫困孩子提供了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修建的医院、铁路则为同行树立了标杆。公司甚至雇佣残疾人和有前科的人。

福特也建立福利组织--消费合作社,向工人低价销售一些生活用品,以抵御通胀。刚开始时,只是一些杂货和日用品,到后来则发展到供应粮食、衣服、鞋帽、燃料等一二十种商品,面包是用福特公司的农场所生产的小麦制作的,牛奶也来自公司的农场,为了确保公司的能源供应,福特还收购了一些煤矿,负责向公司提供生产和工人生活所需的燃料和能源。供应工人的所有商品,价钱比市面上便宜25%左右。

亨利·福特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把自己的脚放入他人的鞋子里,进而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事物,服务就是这样的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场去看整个世界”。所以有一年福特的利润远比期望的多,于是公司自愿返还每一辆车的车主50美元。


对比之下,现在的人还没有亨利·福特100多年前的见识。改革30年来,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消费在GDP中的比例不升反降(目前居民消费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仅35%左右),因此即使我们的GDP再高,老百姓从中获利仍不大,这不是放水养鱼,而是竭泽而渔。

而目前中国产能过剩,出口市场萎缩,宏观经济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解决唯一出路就是启动内需,但是如果企业家和地方政府都是周扒皮,所有启动内需,调整分配的政策都将是缘木求鱼。

福特不仅改变了世界的工业生产模式,而且其管理思想至今仍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客户至上和善待员工。流水组装线不仅仅为汽车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界带来了伟大的变革。 

但是晚年的老福特被荣誉冲昏了头脑,独断专行公司的一切决定都由他一人说了算。这种家长式的领导体制造成公司管理的极度混乱。由于任人唯亲,在公司担任高级职员的500余人中竟没有一名大学毕业生;设备、厂房陈旧,无人过问技术更新;财务报表像杂货店账本一样原始;没有预决算;甚至早已死亡的职工名字还列在工资单上。  在产品更新换代、企业管理上,老福特更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T型车问世的19年里,他一直以这单一的车型维持市场。就在福特公司停滞不前时,通用汽车公司迅速赶超了上来。1928年,福特公司无可奈何地让出了世界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1929年,福特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为31。3%。到1940年,跌至18。9%。

所以世界上没有长盛不衰的东西,太阳都要落山,何况人。
发表于 2012-9-3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问题不是懂的人太多,而是行的人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我们欢乐和痛苦的源泉都是我们的身心!与其求于外物,不如内求于已。
远山、绿水、清风于跑步时透于己身,焉不是世间极乐!
匀呼吸,振意志,松筋骨,用腰力,“以跑入道”不远矣。


扫一扫关注跑圣公众号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跑步圣经(跑圣) ( 粤ICP备2021066816号联系QQ:31007776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263号

GMT+8, 2024-4-23 14:58 , Processed in 0.24270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